我是2013年退休的,退休以来,抱着为祖国继续工作的想法,我积极参加教学、科研和文化等各项活动,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是参加科普演讲。我是2018年参加清华老科协科普演讲团的,参加以来为北京市和全国的中小学生以及北京市的社区居民做科普讲座,受到听众欢迎。多年来,根据科普和中小学生的特点我一共开发了13个课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本身的专业题材如:《缤纷测量世界》《走进奇妙的振动世界》等,二是中小学生感兴趣的天文知识内容如:《地球的故事》《神奇太阳系》《美妙的星空世界》等,三是我所擅长的诗词和文学方面的内容如:《诗词赏析漫谈》《大美宋词》,四是励志和爱国奉献的内容如:《五角星和五星红旗的故事》《毛泽东诗词话党史》。除了在北京为中小学学生以及社区群众讲述科普以外,我还经常和团里的其他老师一起到外地为中小学学生演讲,几年以来我的科普足迹除了内地的一些省份外还遍及新疆、内蒙、四川、贵州等边远地区,把科技知识送到千万个孩子的身边。
科普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热爱科学、将来为国争光的崇高理想,我在讲课中加入了科学家们为探索科学真理,不怕牺牲的故事,激励同学们要培养勇于探索科学、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同时还专门开发了《五角星和五星红旗的故事》《毛泽东诗词话党史》这两门励志的课程。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骄傲。讲座《五角星和五星红旗的故事》从五星红旗的主要元素——五角星讲起,介绍作为人类最早符号的五角星的来历,进一步介绍红色五角星(红五星)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起源和意义,再讲述五星红旗图案中各部分元素代表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五星红旗的设计和诞生的过程及其背后的故事,激发我们对五星红旗和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2024年10月在包头市南开小学做该讲座时,该校预先为每一个学生配备了一面小五星红旗,同学们手拿五星红旗认真听我的讲座,在讲座内容的最后阶段配有一段歌手孙楠演唱的《红旗飘飘》歌曲的视频,当播放这段视频时,在场的学生都情不自禁地挥舞着手中的红旗跟着一起唱了起来,场面十分激动人心,充分反映了学生们热爱五星红旗、热爱伟大祖国的心情。
同样在2024年9月份清华园东楼社区、西南社区和北区共同组织的退休老党员活动中,我也给老同志做了《五角星和五星红旗的故事》的讲座,社区居委会也预先为每一位党员同志发了一面五星红旗,在播放到孙楠演唱的《红旗飘飘》歌曲时,老同志们也激动地一边挥舞手中的红旗、一边跟着一起歌唱,同时在讲座结束时齐声高唱《歌唱祖国》,场面十分振奋热烈,正值国庆75周年即将来临之际,讲座配合了老党员同志迎接国庆的活动,充分反映了科普讲座起到激励大家的爱国热情和鼓舞人民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金戈铁马的革命战争年代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写下了许多意境高远、大气磅礴的壮丽诗篇,这是他的特殊经历和文才所凝铸的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国共产党战斗的历史,也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我开发的《毛泽东诗词话党史》讲座将毛泽东同志的诗词讲解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的阐述相结合,让听众在欣赏毛泽东诗词的同时回顾我们党的历史, 讲座挑选毛泽东同志自1925年到1959年期间所写的10首诗词,内容从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革命思想和活动、我们党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开展反围剿斗争、红军北上抗日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直到气势宏大的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继而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横渡长江和回故乡韶山等。讲座针对每一首诗词介绍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发生的历史事件,反映毛泽东同志革命的一生,在解析毛泽东诗词的同时讲述党的历史,是对我们党革命历史和战斗历程的一个回顾,对我们学习党史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参考价值。
2024年11月1日,我给北京城市学院与清华大学关工委联合开展“手拉手”合作共建交流活动做该讲座,并作为该学院党员学习的党课,城市学院的有关领导、青年教师、学生预备党员、发展对象200余人参加。
在讲述第一首词《沁园春 长沙》时,我从毛泽东的青年时代讲起,讲述他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杂志,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为培养农运干部,在中国共产党倡议下,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广东革命政权在广州先后举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其中以毛泽东于1926年5月至9月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最为著名。《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25年10月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回忆往事,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激情汹涌澎拜,写下了这首词,反映了毛泽东早期的革命思想和革命活动。
在讲述《忆秦娥 娄山关》这首词时,首先介绍该词写作的背景。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秦邦宪)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力量遭受的严重损失,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纷纷要求改换错误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西征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同志的努力促成下,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忆秦娥 娄山关》一词写于1935年2月。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县城北60公里娄山的最高峰,海拔1576米,人称黔北第一险要,是防守贵州北部重镇遵义的重要关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毛泽东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关北的红花园与黔军王家烈部遭遇,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26日清晨,敌人为夺回失去的阵地,调集约6个团的兵力组织多次反扑,均被红军击退。红军大部队顺利通过雄关,迈向胜利的前程。傍晚时分,如血的残阳洒在娄山关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相继策马登上娄山关。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毛泽东心情无比激动,他突然想起一个月前经过娄山关时哼过的几句新词,于是再次跨上马背,续完了《忆秦娥·娄山关》。攻占娄山关一战歼灭黔军600余人,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娄山关激战与遵义战役的胜利使红军摆脱了被动地位,粉碎了蒋介石在川、滇、黔边区全歼红军的企图。
此前我曾在2024年4月下旬去遵义讲学,完后受主人的邀请在4月30日那天访问了娄山关,我登上了娄山关,并从娄山关往上爬上了娄山1779米的主峰,领略了毛主席《忆秦娥 娄山关》词中的阔大意境,充分感受了当年红军英勇奋战攻克雄关的大无畏精神。我在讲座时展示了我在遵义会议旧址和娄山关上拍的照片,我对同学们说:“只有亲自参观了娄山关后,才能够充分感受当年红军是如何克服千难万阻、不怕牺牲攻克娄山关的。”
在讲座的最后,我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重新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十首诗词,再次回顾了毛泽东同志革命的一生。毛泽东同志是我们伟大的领袖,他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纪念,我们回顾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也是回顾我们党的战斗历程,十分具有意义。今天,中国人民正在以比任何时候都要豪迈的英雄气概阔步前进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会实现伟大复兴和光辉腾飞的伟大目标。
讲座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200多人的礼堂坐满了人,同学们认真听讲,有的同学在认真做笔记,讲座结束后同学给我献上了鲜花。
之前我还在呼伦贝尔市市委党校中层干部学习班上做过这个讲座,作为呼伦贝尔市市委党校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曾给河北省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师生讲过,还给清华园街道的退休老党员同志讲过,所到之处各单位都十分重视,受到师生和居民们的热烈欢迎。
清华大学老科协科普演讲团在科普工作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和贡献,这归功于清华大学老科协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也归功于全体成员的努力工作和奉献精神。2024年我获得了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科学技术奖,我要把这份荣誉作为对我的激励和鞭策,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老科协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守正创新,向身边的老师们学习,学习大家勤奋努力、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好发光发热,为科普事业贡献我的力量。最后,我想用一首诗来结束我的文章,这是我2023年4月去新疆做科普时写的一首七律:
七律·赴新疆做科普讲座感怀
四月春风桃李芳,欢欣万里到边疆。
振兴愿为乡村美,科普更求华夏强。
白发干群认真听,青春学子问提忙。
今朝播下一颗种,伫看他年硕果香。
老科协办公室:010-62783980
地 址:北京 清华大学 照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