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清华大学老科协科普演讲团王坦副教授、庞东明高级实验师两位科普专家先后为首师大附中第一小学做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中的伟大智慧”和“走进梁思成-用建筑承载使命”两场科普讲座,该校300余名六年级孩子聆听了讲座。
9月16日下午,王坦老师带去的是主题为“中国古代建筑工程中的伟大智慧”的讲座,该校154位六年级孩子聆听。
王坦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带大家走进两座千年“超级工程”---都江堰与赵州桥。王老师的讲解犹如抽丝剥茧般带领学生们逐层解开都江堰神秘的面纱,比如:李冰父子设计的“鱼嘴”像一把大剪刀,把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负责灌溉农田,外江专门排洪;还有“飞沙堰”能冲走泥沙,“宝瓶口”精准控制水流,这三大部件配合起来,让成都平原两千多年都没遭过洪水,成了“天府之国”。同学们纷纷惊叹:原来古人早就会“分流治水”了!
王老师介绍到赵州桥时,孩子们看到它的特别之处——“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弧形的大拱”,就像一道彩虹横跨在河上。老师还揭秘,赵州桥建成后经历了10多次洪水、8次地震,却至今完好,秘诀就在于它的“拱肩加拱”设计,既减轻了桥的重量,又能抵抗洪水冲击。
9月23日下午,庞东明老师给该校148名二年级孩子带去的是“走进梁思成-用建筑承载使命”科普讲座。
庞老师不仅为孩子们生动呈现了梁思成先生的个人风采,更全面梳理了他在建筑领域的卓越成就。整场讲座既引导同学们深刻感悟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也点燃了大家对中国古建筑文化的探索热情。
庞老师以“求学—考察—设计—育人”四段为脉络,系统讲述梁思成先生的学术人生:留洋归来、科学测绘中国古建筑、领衔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奠基中国建筑教育,介绍了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学术成就与人格魅力。
在互动环节,孩子们展开想象,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格外热烈。
两场讲座以“古代智慧”与“近代大师”双线并行,既拓宽学生视野,又激发科学热情,让“科学家精神”与“传统文化”在童心中生根发芽。为孩子们播下了“爱科学、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这两场科普讲座是清华大学老科协承担的”海淀创新大讲堂”系列科普活动之一。“海淀创新大讲堂”是海淀区科协精心打造的品牌项目,旨在持续提升海淀区公民科学素养。
投稿:清华大学老科协 首师大附中第一小学
2025年9月24日
老科协办公室:010-62783980
地 址:北京 清华大学 照澜院